开云电子,开云电子竞技(中国)
行业新闻

行业新闻

2015版北京医改路径渐明 分级诊疗将强基层

 2015-01-28

     1月28日讯 北京医改已率先进入深水区,改革任务也随之变得繁重而艰巨。继未来5-8年北京医改“总规”发布后,今年医改的实施路径也逐渐清晰。
  昨日,北京市医改办主任、市发改委委员韩晓芳在市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新闻发布会上,针对各界关注的医疗服务价格、分级诊疗以及医改如何与居家养老对接等问题一一回应。由此也进一步明确,今年北京医改不仅要啃价格改革的硬骨头,还要进一步推进分级诊疗以及和居家养老产业对接。
 
  要啃价格改革硬骨头
  在医改中,价格改革因牵动多方利益而进展缓慢,迟迟未达到预期。对此,韩晓芳指出,此前医疗服务价格一直执行1999年标准,至今已16年未调整,不能客观反映医疗人员的技术服务价值,“总体来看,医药行业有虚高、水分较大的问题,也存在过低问题,所以在总量控制的前提下,应把医务人员服务价格提高到合理水平,同时也要挤掉水分,把过高的价格压缩”。
  韩晓芳还进一步介绍,改变医疗服务价格的主要目的,不仅仅是解决价格体系扭曲的问题,更重要的是要将利益机制调整过来。以往,医生在医疗服务上挣不到钱,只能靠检查、药品赚钱,而将医疗服务调整至合理价格,也可以杜绝过度用药、检查、治疗等。
  几天前,在参加市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联组会时,北京市副市长张建东也曾透露,现在正在制定“有升有降”的医疗服务价格整体方案,包括诊疗、护理、手术、病理、中医,价格要适当提高,同时降低部分大型医疗仪器设备的检测和检验项目价格,挤压医用耗材和检测试剂中虚高的价格空间。
  至于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出台时间表,韩晓芳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也表示,今年将成熟一批推出一批。而所谓的成熟是经过多方测算、分析达成价格共识,同时出台诊疗行为规范,还要有医保报销、财政政策的统一,最后还要公开征集意见。
 
  分级诊疗将强基层
  除了价格改革这块硬骨头,“看病难”问题也一直困扰着众多患者。“大医院永远人满为患,主要是因为大家都跑到大医院看病,但是按照国际经验,患者就医应该分层次分类,也就是要分级医疗。”韩晓芳直言。
  市人大代表李海丽等人提交的议案中指出,社区卫生机构作为政府构建的健康服务体系的基础,承担着常见病、慢性病、重症康复、疾病预防和健康促进等功能。但是绝大部分居民患常见病、多发病、慢性病也到三级医院就诊,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药物使用方面受医保药物目录所限。
  韩晓芳认为,最主要的问题还是老百姓对基层医疗机构的不信任,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好医生少、药品不够,所以不愿到基层看病。下一步分级诊疗的方向就是强基层。
  对于具体的措施,“基层的服务能力提升起来,需要配套一系列的改革,首先是人事制度改革,要有好医生下来,解放医护人员让他们逐步转变为职业医生,就是希望整个的医疗资源可以流动起来,把医疗人员搞活让他们在基层也能有很好的视野;其次不断调整药品制度,北京基层用药1400多种,在品规上为1万-2万种,但不少用药目录中药品没有下放至基层,所以要完善基层用药,按照服务功能配备基层用药;同时要在用药流通配送使用中进行改革;此外在相应的薪酬制度中进行改革。”韩晓芳分几方面介绍道。
  此外,韩晓芳指出,要明确医疗层级的沟通定位,让普通门诊的病人到基层看病,今年开始要逐步压缩大医院普通门诊数量;大医院要提高急难重症的诊疗技术。
 
  创新模式升级居家养老服务
  在深化医改过程中,随着居家养老条例即将出台,政策制定方在“强基层”的过程中,也将考虑与居家养老服务产业的进一步对接。
  “基层医疗机构的功能主要是慢性病的缓解,很多老年人都有慢性病,所以针对这些方面会进行调整,如用药便利要进行改革;同时在基层加载更多的康复功能,更多种类的药品和服务都会配备在基层服务机构。”韩晓芳直言。 
  同时,对于不少失能半失能老人,家庭医生的存在也很重要。韩晓芳表示,目前正在进行家庭医生服务模式创新的探索,如何给老年人更好的服务,更贴近老年人的需要,是现在需要真正解决的问题,所以准备建立三方服务机制,比如说卫生方面财政报销,基本医疗服务医保报销,有一些个性化的服务则通过医疗服务包的模式,个人按照自己的需求选择相应的模式并适当缴纳一定的费用;通过这些举措来解决特定人群的居家养老服务问题。